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媒体报道 | 光明日报采访民政相关负责人关于“互联网+养老”亮点(节选)

2020-12-15

根据民政部最新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然而,当前我国养老服务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还比较多,存在许多短板。如何让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光明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民政部养老服务部相关负责人。下面小编就节选了部分亮点内容,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一、政策主动出手提高老人补贴

记者: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民政部将采取哪些积极举措?

民政部养老服务部相关负责人:

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部署,民政部将推动实现到2022年全面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智慧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为此,下一步民政部将推动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面向全体老年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比如,整合现有老年人补贴制度,因地制宜提高补贴标准、形成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切实降低养老服务成本,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价格适中、方便可及、质量可靠、可持续的养老服务。

同时,要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在街道、社区、小区形成衔接有序、功能互补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积极培育居家养老服务,大力发展“家庭养老床位”,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加快街道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在城市社区推进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积极推行“互联网+养老”“智慧养老”,加强养老服务信息资源规划、管理和应用,提升全省居家社区养老信息化服务水平

爱牵挂智慧医养健康管理解决方案

当前养老服务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如何快速起步?让这种发展不平衡现象得到改善?爱牵挂智慧医养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帮助各机构、社区在项目实施中,更快落实发展相关工作并解决实际操作中出现的各种困难。

此解决方案通过汲取物联网、互联网、智能呼叫、云技术、GPS定位技术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创建 “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通过搭建系统云平台,老人运用如老人机、腕表、无线传输的健康检测设备等智能设备,实现与子女、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的信息交互

可以说通过此解决方案,不但可以满足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也可以让子女随时关怀长者,促进社区机构养老协调发展为方向,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二、让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记者:

当前,我国社区养老发展滞后,难以对居家养老形成有效支撑。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民政部养老服务部相关负责人:

居家养老在我国养老体系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相对于其他养老模式,居家养老的社会成本更低,更符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需求,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仍将是我国养老的主要模式。

1、是要推动养老机构进家庭和社区。

将专业服务延伸到家庭,为居家养老提供支撑,到2022年年底力争所有街道至少建有一个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运营家庭照护床位的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

目前发展家庭照护床位的思路和方向是通过先进的技术和智能设备(如:爱牵挂智能健康睡眠监测仪BW01)把养老床位建在家庭,由养老机构运营家庭照护床位并提供服务,让老年人居家就能获得连续、稳定、专业的养老服务。

爱牵挂智能健康睡眠监测仪BW01

2、是要进一步推动社区养老服务发展。

民政部将联合有关部门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落实新建小区、已建成小区配建补齐养老服务设施的要求。

将专业的养老服务引入社区和家庭,在社区和小区发展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和日间照料中心,此外,还要大力发展养老产业。

负责人还强调,目标是力争在2030年,基本建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使得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全面提升,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走在国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