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养老机构管理办法》11月1日实施 保障长者们安全并丰富晚年生活
2020-11-04
近日民政部发布新修订的《养老机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其中新增了很多对中国老人养老有利的政策并且将于今年11月1日也就是正式实施。
这个《办法》一经发布,就引爆了养老行业内外,今天给大家简单的解读一下。
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上门做饭、洗澡、打扫等服务
基于我国的国情和老人的经济条件,有专家指出,在中国在家里养老是很多老人的最现实的选择,因为现在的养老院不止价格高,更是一床难求,普通人很难进去。
而对于居家养老,此次民政局发布的《办法》中,也直接提到:鼓励养老机构开展延伸服务的内容,明确养老机构可以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或者上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等服务。
爱牵挂智慧医养健康管理解决方案,通过汲取物联网、互联网、智能呼叫、云技术、GPS定位技术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创建 “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通过搭建系统平台,老人运用如老人机、腕表、无线传输的健康检测设备等智能设备,实现与子女、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的信息交互。
也就是说,虽然我们老人没有选择去养老院,选择在家里养老,但是养老院这些机构还是可以直接到社区,上门为我们这些老人提供饭菜、洗浴、打扫等这些服务。
此前听到很多老人说,人老了他们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吃饭的问题,现在好了,这个事情只要落实,大家的饭菜就有着落了,而且还是专业的人来做。
这无疑是个好消息,这样大家即使不在养老院,但也能受到一些专业的养老服务,对过好晚年生活很有帮助。
为在养老院的老人,联系家人来看望和问候
虽然大部分老人都是在家养老,但我国人口多,家里有条件把老人安排到养老院的也不少。
而对于住养老院的老人,他们遇到的最大问题不是吃穿,而是晚年的孤独。
因为对大部分老人来说,在住进养老院的第一天,他们就失去了独立出入的自由,子女很长时间才来看一次,身边都是不认识的陌生人。
而且为了防止意外发生,护理员也会限制老人走出自己看管的范围,所以他们的日常活动空间非常有限。
生活的环境狭隘,又没有家人陪伴,这样的日子让很多老人孤独又难熬,因此在养老院患上抑郁症或者自杀的老人的不在其数。
但这个事情,现在终于得到了解决。
此次民政局发布的《办法》中明确表示:增加了养老机构协助老年人家庭成员看望和问候老年人的内容。
爱牵挂养老机构智能看护系统解决方案,将爱牵挂智能健康睡眠监测仪放置于床垫上,老人的睡眠数据与生命体征数据即可实时传输至云端,通过健康云平台进行分析与处理,并实时同步至客户端,方便子女端APP随时查看及养老机构管理与服务,帮助养老机构有效规避老人夜间的意外风险。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大大降低劳动力成本。
也就是说,以后养老院肯定会利用先进的技术帮助在养老院老人们与子女等亲属们拉进关系,让他们实时或定期到养老院看望和问候老人,最终实现远程关爱。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老人避免孤独和悲伤等坏情绪,也提醒了子女不是把父亲放到养老院就万事大吉,还是要常来看看。
保障老人生命安全,避免毒保姆虐待和杀害老人
无论是在家养老还是在养老院养老,大家可能都离不开一类人——保姆或护工,因为当老人不能完全自理时,就需要他们照顾或协助。
但近些年来毒保姆的世间频发,有些恶毒的保姆拿了工资还虐待老人,甚至是致死,而老人有委屈有痛苦却不能对家人表达,而家人由于不在家,也根本不知道实情。
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惨剧发生,此次的《办法》中也表示:强调养老机构安全保障工作,增加养老机构应当在相关公共场所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妥善保管视频监控记录的内容。
也就是说,以后在养老院回安装必要的监控,让老人佩戴能监测老人健康体征的智能设备(如:爱牵挂S5)保障老人的生命健康,通过先进的技术,让老人的生命体征数据实时上传到云端再转到服务中心或子女端APP,一旦发生意外,立即报警,让毒保姆不敢动手。当然,选择在家里养老的老人,也可以安装具有安全报警预警的智能穿戴设备等。
这份刚刚发布的养老机构新规,历时5个月的征求意见,其中对咱老年群体有利的地方有很多,以上这三点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有兴趣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前往民政部官网查询。
有心的朋友可能发现了,最近几年针对老年人养老的政策下发的很频繁,这一是说明了目前我国的老龄化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二也说明了我国对咱老年朋友的养老问题很关心,在想尽办法的为大家解决晚年中遇到的问题。
爱牵挂助力中国智慧康养数字化转型,已服务100+万个人家庭用户及2500+家行业机构用户,所以,大家千万别灰心,一切都在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