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 智慧养老模式助长者们实现“年老不离家,服务送上门”养老愿望
2020-10-15
随着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如何给老人养老,是家庭和国家及各当地相关部门需要去认真考虑的问题。按照当前大多数家庭的思想观念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大部分的老人养老依旧只能停留在家庭养老或社区养老这种形式,也只有家庭养老或社区养老这种方式才能够分担国家对老年人供养需求的负担。
家庭+社区养老符合传统养老观念,大部分中国老人更喜欢在自己熟悉地方的养老,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所以会选择养老机构养老的老人,大多数也是出于各方面的综合因素无法在家或社区养老,占据的比例也较少。
而且,在现有的经济来源或家庭资金储备上,大多数家庭都无法承担民办的养老机构,而政府公办的养老机构又远远无法满足数量庞大的老人需要养老的问题。
养老问题在这些年来日益凸显,不过,对于一些落后的地区,对这方面的关注度或重视度依旧比较低,不管是关于养老资金的投入上,还是养老行业的管理及运营实施上,都较为拖沓或没有一套完善的监管规范。若不能完善后续管理运营措施,养老设施便成了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下面一起来看一则关于家庭+社区养老的优秀项目落地的新闻。
近日,据某新闻网报道,在兰溪市马涧镇严宅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村民陈叔正在就餐。吃着可口的饭菜,他说:“饭菜很新鲜,而且荤素搭配,价格便宜,每天还不重复,非常好,看得出政府对我们老人很用心。”
据陈叔介绍,他今年81岁,自严宅村家庭+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成后,便一直在该中心就餐,至今已快7年了。“刚开始的时候我没去吃,后来听别人说饭菜口味还不错,就去试了试,发现餐餐都是荤素搭配,确实很好,所以就一直留在这里吃了。”陈叔说,他每天午饭和晚饭都会在该中心就餐,每人每餐只需支付2元,其它的则由政府补贴。
“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就餐非常方便,还省心。目前,严宅村共有18位老人在中心就餐,吃饭聊天的时候都感觉现在的老年生活很幸福,而且来中心报名就餐的人也越来越多了。”陈叔说。
这么多位老人?要怎么管理、怎么通知?更方便更有效管理呢?爱牵挂智慧养老管理云平台,此平台立足于SaaS模式,将机构运营管理、智能硬件、医疗监测设备以及手机App进行深度整合及统一管理,为养老机构提供一整套远程监控(定位)、云呼叫中心、订单管理、异常监控、健康监测、运营App六大模块于一体的智能管理平台,帮助服务机构建立一站式的互联网+养老综合性服务。
再则,项目在实际操作当中,经验告诉我们平台+硬件+解决方案共同实施效果更好,爱牵挂的养老解决方案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融合养老产业运营理念,为机构打造一套包含硬件+平台+APP的智慧养老整体解决方案,帮助机构有效提高运营效率,节省成本,增大利润空间。而爱牵挂S5,专为老人设计,具有测心率、血压、一键SOS、通话、定位等实际功能,可通过网络把数据实时传输到爱牵挂云端平台,这样机构端和子女端都可以通过平台或APP,实时查看的到老人的健康数据,实现实时无线关爱。
上面介绍了爱牵挂的整体养老解决方案及硬件与平台,我们再看回新闻中来,由“厚伦胡分中心中央厨房”工作人员配送的“爱心餐”准时送达银塘村。村里的老人诸葛素球前往离家十几米的服务站,领取自己和老伴的午饭。这样的暖心养老服务,得益于当地市民政局创新开展的“中央厨房+”配送餐运营模式。
据了解,去年7月,市民政局针对居家养老点多面广、布局过于分散、资源利用率不高、服务覆盖面不广、运营率较低等问题,为解决“村村冒烟”状况,创新开展“中央厨房+”配送餐运营模式,并在诸葛镇成功试点。该智慧养老模式让老人们实现了“年老不离家,服务送上门”的养老愿望,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养老服务,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在遇到困难或者是需要服务的时候,都可以通过智慧穿戴硬件(如:爱牵挂S5/居家安全安全报警器),把需求实时传输给服务中心(如:爱牵挂智慧信息管理平台),这样就可以马上有服务人员进行处理,方便快捷,有效降低各种风险发生,让老年人享受晚年生活。
“养老机构能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有力保障。不过,受传统观念影响,农村有子女的老人轻易不进敬老院。而很多子女为了生计奔波,又没有精力照料老人。”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2年开始,兰溪试点在通过(如:爱牵挂智慧养老信息管理平台)整合的推行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照料中心,2015年将这项工作列入市政府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利用闲置校舍、祠堂、老年活动场等进行改扩建。
目前,全市共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站)429家,其中照料站40家、示范型居养中心(中央厨房)8家,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照料服务老年人口近两万人,基本解决了老人们的就餐、文化娱乐等日常需要。